耐下性子從頭讀完了這本書,與混沌大學線上視頻課程相比,文字帶來的咀嚼感會更強烈一些,複習過後反而有更深的一些體悟。
認知破界 = 降維打擊#
第一性原理不是系統的中心思想,而是這個系統之外、之前的一個元前提。每一個理性系統都可以簡化為一個根本原則,實際上這個中心思想並不是第一性原理,而是由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繹法推到而出的。
在之前的粗淺理解裡,第一性原理是根植於系統內部因果鏈上的,因此要破界,需要由內向外,追本溯源,找到根基性一後,從而打破它。
現在讀來,之前的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由系統內部追本溯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觸摸到了自己的認知邊界。然而想要打破它,難度就如同三維空間跳躍到四維空間那麼大。
但是如果站在系統之外,就好比站在四維空間這個更高層次的系統上,對於整個三維空間的認知會更加簡單,輕而易舉便可以打破三維的認知邊界。
因此,破界創新,需要先跳脫出來,看見更大的認知體系,然後才能輕易破界;在原有系統內部,窮盡整個因果鏈,也未必能夠破界,也許只會有更多的分形。
從眾心理 & 文化刷新#
每個人都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從眾心理,我們會把社會中的主流思想當作真理看待。
社會中的主流思想,或者說群體源於生存等某種需求,虛構出來被多數認同的故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可以看作是「文化」。從古典神話故事開始,中華上下五千年未嘗不是一部文化刷新的紀實史。
從受命於天的封建帝制,到賽先生 & 德先生乃至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封建制度下的群體共識,伴隨著時代變遷及社會需求,在前賢的反共識之下,在不斷「刷新」,或者說「覺醒」。
任何文化一開始都是為了維護載體在某一個特定環境下的生存。但是環境會發生變化,所以最後幾乎所有文化,在變化的環境裡,都會變成對載體的戕害。如何破除這種戕害?答案是改變思維結構。
對於上面這句話持存疑觀點,通過改變思維結構來刷新文化,固然可以讓載體繼續更好生存下去。但拉長時空的維度,王朝更替的原因,除了文化信仰之外,還有生產力、權責分配、人性得失等種種原因包含在內。因此組織僅僅通過改變思維結構來刷新組織文化,也許根本上並不能真正長久。
真正的長久,還需要組織保持生產力富足、群體財富和權益責任分配公平、人性得失平衡才有機會。
最後,書中有兩句特別觸動我的話,共勉:
-
成年人學習的關鍵並不在於增加信息量,而在於提升自己的思維模型。在低水平的思維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內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複而已,只有提升思維模型的水平,才能讓我們接納更多高維的信息和知識。
-
我們應該敢於敲碎每一個人的玻璃罩子,敲碎每一個生命的局限性,敢於去觸碰那些大問題和本質問題,敢於在無限的思維張力中去呈現生命的無限精彩。我想這是馬斯克於我們、於這個時代的啟示,而這種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