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oh

Chiloh Wei

一个尝试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人
jike
twitter

有趣的比喻

昨晚公司做五月複盤,提到了去中心化,由此聯想到了經典電影《讓子彈飛》,福至心靈般地類比到大小廠之間,同一賽道的商業競爭,分享出來,大家一觀。

對於去中心化,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是:

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係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絡內容生產過程。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 Web 1.0 時代,Web 2.0 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網絡上有一個觀點,我自己比較認同:

去中心化真正的潘多拉盒子,是打破現有互聯網場景的壁壘,去將社交、電商、信息等領域的中心化場景進行結構解耦,讓互聯網的 ' 場景 ' 結構實現去中心化,讓場景建設的權利交給個體,從而促進場景向多元化發展。

上面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打破壁壘、結構解耦、權利移交個體

看到這三個詞,突然福至心靈,聯想到最近自己又刷了一遍的經典電影:《讓子彈飛》,雖然電影暗含了時代的縮影,真實寓意不止於此,但是今天想換個角度談談自己的感受。

故事簡單來講:黃老爺雄踞鵝城,家裡有個固若金湯的堡壘,張麻子代替縣長上任,通過給群眾發錢、發槍,最終攻破了堡壘。

  • 黃老爺 —— 字節跳動等大廠
  • 鵝 城 —— 視頻、協同辦公等賽道
  • 堡 壘 —— 產品壁壘
  • 張麻子 —— 軟件小廠
  • 上 任 —— 入局賽道

這樣子類比,再結合上面那三個關鍵詞,會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想法:

  • 黃老爺家有槍,群眾沒槍;黃老爺家有錢,群眾沒錢;
  • 中心壁壘有「場景」搭建權利,節點個體沒有「場景」搭建權利

那麼,與大廠競爭,是否除了錯位競爭外,可以考慮給用戶「發錢、發槍」,將大廠這個中心節點的權利下放給用戶,從而打破生態,借勢倒逼?

這是我對低端顛覆的二次理解,免費只是手段,核心在於權利移交給個體!

以搜索為例,國內百度可以說是壁壘,搜狗、頭條、360、微信、知乎、微博等等都建了自己的搜索途徑,是否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把搜索的權利移交給用戶,以百度為中心的 PC 搜索場景在結構解耦,搜索的場景在走向多元化?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讓子彈飛一會兒

也許,互聯網大廠更像是「張麻子」,他們更懂得用免費等手段,下放小廠積攢多年的中心權利。

也許,可以再大膽點兒......

也許,不可說......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