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戰神營的最後一節課結束了,雖然說是半途加入,但實實在在學習到了很多。昨晚的課程,善友教授講的是:使命召喚,提到人生兩大使命,內在使命是成為一元意識,外在使命是創造美好作品。由此聯想到了許多:
物質世界是能量世界的投影
宇宙萬事萬物都是能量
這是昨天課程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話,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觀點。在看到這個觀點的時候,第一時間有聯想到一種說法:物質世界是能量世界的投影。
這裡的能量世界,似乎跟我們學習的理念世界仿佛。假如說能量世界,或者說理念世界才是真實,那麼物質世界是否只是不存在的假象,是理念世界的投影,或者說是虛擬建構出來的。
換種說法來理解,我們所體驗到的物質世界,會不會是我們作為觀察者,根據自己接收到的信息重新模擬建構的。因為不同主體,接收信息的能量投影有差異,所以才會有貧富、善惡、美醜等等所有二元對立的事物。
也許,宇宙就活在每一個你或我的意識中。你或者我都是所體驗的宇宙的創造者,我們都是那個起源的一元意識。
我們的使命從誕生那一刻起,就是要破解胎中謎,找到本我,成為一元意識,然後汲取能量,再創造一個循環的,姑且可稱作來世的「我」。
能量、頻率與通道
假如說萬事萬物都是能量,那麼可否這樣理解:物質世界中,有形有色的事物,其實是我們與能量同頻後,建立了一個通道,然後將其能量信息投影過來的產物。而那些無法被我們認知的事物,則是因為我們無法與能量通過頻率共振,產生能量場這個通道,所以無法接收這部分能量信息。
這個觀點,有三個關鍵的字眼:能量、頻率、與通道。即理念世界,或者說能量世界,本身是由各種無形無色的能量所構成的。只有通過同頻共振,搭建一個能量通道,才可以將能量世界投影到物質世界來,獲取到能量信息,也就是物質的形與色。
生命如何汲取能量?
想到上面這裡的時候,腦子裡突然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那麼物質世界中的我們,如何才能從理念世界這個源頭中,汲取到能量?
答案其實很簡單,同頻、同頻、同頻!
從已有的知識體系裡思考,能量要保持最佳狀態,一方面要減少能量消耗,另一方面要增加能量攝入。
-
減少能量消耗,其實也是在說同頻。靜坐是與呼吸同頻,禪修是與意念同頻;物質世界中,所以與你不同頻的運動事物,其實都在消耗你的能量。舉個例子,與意見不合的人爭論,與不喜歡自己的人交往,都是在消耗你的能量,所以你會覺得很累。
-
增加能量攝入,其實還是在說同頻。破界的過程就是自身感知到當前頻率的能量,不能滿足自身需要。所以自我發出信號,你需要借助學習,搭建能量信息通道,捕捉其他頻率的能量。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你需要加入組織,通過同頻共振,從能量場中汲取能量。
生命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知易行難。也許能量、頻率、通道這個組合,可以解釋物質世界更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