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聽了一節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分享的覺性意識的課程。其以邏輯的方式論證了在思維背後,存在著一種更高層級的意識形態,稱之為「覺性意識」,與理念世界是合一的。
一、理解#
晚上李善友老師上了一堂關於覺性意識的課,提到了覺性是比思維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覺性是能知的認知主體,是精神層面的,具備一元性;思維是所知的認知對象,是物質層面的,具備二元性。我們思維的二元性決定了我們認知的世界是分善惡,分美醜的;但直指本源,在空間無限,時間永恆的一元性覺性意識下,理念世界是合一的,無善惡,無美醜。
聽過上面的分享後,我自己有聯想到簡單系統和複雜系統,熵增與熵減,無序與有序的關係。將每一個獨立個體的思維看作一個簡單系統,這個系統遵循著某種模式運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有序的。
複雜系統則可以看作是無數思維客體的集合,從簡單系統向複雜系統的演變,是各個獨立思維客體之間的碰撞過程。這個過程是熵增的,熵增的過程中有序運行的規則模式受到衝擊,滋生出無序的規則運行模式,創造力就是誕生在這種無序及混沌當中。
與課程聯繫起來,我個人理解的覺性意識就像是複雜系統中,這種無序的規則運行模式;思維則更像是獨立客體的有序規則運行模式。
二、迷思#
在聽課程的過程中,我有個問題,沒有想太清楚。這裡分享出來,希望有人可以給出自己的理解,予以旁證。
怎麼理解「其小無內」
在論證覺性意識和理念世界合一的時候,善友教授做了以下推論:
- 兩個東西相互間獨立,因不符合自指性,所以觀點不成立;
- 兩個東西是所屬關係,不符合一元性「其小無內」的特性,也不成立;
- 只有一種可能,兩個東西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對於「其小無內」,我自己有兩種理解,不知道善友教授是說的哪一種:
-
覺性意識或者理念世界,這個系統本身空間無限,時間永恆,無限大又無限小,因此這個系統本身找不到比它更小的系統。
-
覺性意識或者理念世界,這個系統裡面最小的那部分,找不到比它還要小的了。最小的那部分就像是數學裡的佩亞諾餘項,是高階無窮小的存在。無限大和無限小類似於極限,是一個極限值,或者說近似值。在兩個系統之間,存在著一個高階無窮小的東西,因為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所以省去這部分後,可以近似看作兩個系統值相等,或者理解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