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oh

Chiloh Wei

一个尝试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人
jike
twitter

讀書筆記:《運營之光》

這篇文章整理自我之前工作中分享過的一篇讀書心得,而《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也是我極力推薦運營人員來讀的一本書。它使我對於「運營」以及「什麼是運營」和「運營該怎麼做」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也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幫助到了我很多。

書名:《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

** 作者:** 黃有璨

** 作者簡介:** 互聯網運營從業近 10 年,曾先後就職於美國About.com、第九課堂、新浪微米等互聯網公司,歷任運營經理、COO 助理、COO 等職。現任互聯網在線學習社區三節課聯合創始人,同時為 360 氪、百度百家等專欄作家。

這本書的絕大部分內容,源自於作者從事互聯網 8 年多來的一些個人實踐、思考和總結。作者將自己對於運營的理解以自白的形式說了出來,其中夾雜著運營工作的一些方法論、思考分析和建議。

中心思想只有兩個字:運營

全書的框架和部分內容見思維導圖:https://app.gitmind.cn/doc/83f103542

就我個人理解而言,整本書都在講兩個問題,一個是「什麼是運營」,另一個是「運營該怎麼做」。前者更像是「心法」,後者則是「招式」。「心法」能聚起更大的力量,「無招勝有招」,「招式」則能讓這些力量以更有效的方式出擊。下面談談我的個人理解和體會吧。

一、什麼是運營?#

書中對運營的概念表達是:「所謂運營,其實就是為了幫助產品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建立起來關係,我們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預手段。」而我們實際意義上的運營工作,取決於業務類型,以及產品和用戶間的關係類型,同時更側重於使用其中某種運營手段。

業務類型方面:

舉個例子,我們工作中關注的自然安裝、流量數據、用戶活躍 / 留存就可以歸屬於用戶運營;聖誕節、雙十一等節日做的促銷活動就可以歸屬於活動運營;新媒體、站點文章建設就可以歸屬於內容運營。

運營手段劃分:

書中將運營手段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拉新、引流、轉化,而是用戶維系。前者通過第三方渠道推廣、新媒體、廣告投放、品牌傳播等發揮職能;後者通過客服機制、用戶體系建設、用戶激勵、用戶召回等發揮職能。

同樣的,舉個例子,像我們做的 EDM 其實就屬於一種用戶召回、平時的客服回復就屬於客服機制,而這些都是為了用戶維系。而像我們廣告部門在各大搜索引擎上做的廣告投放,以及 AP 服務號、百家號等自媒體帳號,則屬於推廣,目的在於拉新、引流、促轉化。

最後,不知道大家在面試時有沒有談起過自己對於運營的認知與理解。我記得很清楚的是我有回答過這個問題,雖然當時的答案已經記不太清了。但隨著工作有半年的時間,對於運營這個概念,我個人的理解是:** 所謂運營,就是通過拉新、促活、留存、轉化等手段將產品的價值展示給用戶,從而激發用戶貢獻價值,並反饋給產品本身,產品利用用戶反饋的價值再生產更大的價值,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價值流通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價值通過運營手段不斷增值,積累更多的價值資本,原始的產品價值基數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是沒變化的,流通的那部分價值是增值產生的二次價值,也是我們的工資以及其他產品支出的來源。而我們常說的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是運營的不同分類。

二、運營該怎麼做?#

運營該怎麼做?書中作者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也討教過許多圈內大牛和行業大神,就像作者提到的那樣,很多前輩高手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千差萬別,甚至完全不同。在我個人粗淺的理解當中,運營其實是沒有固定的一套做法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運營的理解不同,相應的做法也就有所不同。

但是雖然運營該怎麼做,取決於每個人對於運營的各人理解。不過運營要做的事情,它有著自己的一套準則,我們只有遵守這套準則,才能在這個運營的小領域裡最快地取得高效果。舉個例子,每個人對於搜索引擎優化也就是 SEO 的理解都不同,相應地做法也各有千秋。但只有遵守谷歌搜索引擎算法、百度搜索引擎算法的運營人員,才能在 SEO 這個運營小領域內做到更好。

** 所以,關於運營該怎麼做,我個人覺得,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結合自己對運營的理解,然後在頭部流量制定的小領域規則中,通過各種運營手段來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是運營該做的事情。** 當然,在我們沒有形成自己的認知與運營體系前,模仿優秀前輩的方法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看得更遠,也能成長得更快。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